汽车驾驶模拟器应用与前景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1-6 15:37:47
汽车驾驶模拟器教学,是指通过一种类似机动车驾驶的实训设备,采用电脑设置相应程序,模拟出各种路况场景,以达到培训的目的。具体安排是,学开车的市民在完成理论考试之后,要首先玩玩这个“电子游戏”-汽车驾驶模拟器,才能在现实中开车上路练习驾驶技能。
随着相关基础学科、技术和社会需求的发展,汽车驾驶模拟器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结合传感器网络技术进行实际路网的交通模拟。随着交通系统传感器网络的逐步推广和完善,未来可将虚拟驾驶系统与实际的道路系统相结合,如Google等开发的三维地图网络,针对城市的实际交通环境,训练驾驶员的驾驶技能,熟悉道路标志,避免新手不熟悉道路情况的发生。结合交通传感器网络,如车速限制监控器、闯红灯监控器、道路通信网络等,加入实际道路车流和行人,增加十字路口闯红灯的体验及虚拟的交警检查和罚款等互动练习,使驾驶员熟悉交通安全法规和城市交通环境,更好地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
2、建立不同驾驶员的模拟驾驶行为数据库。建立驾驶员紧急情况下心理素质考核评价体系是减少交通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紧急情况下,驾驶员的心理反应及行为对于是否发生交通事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应用汽车驾驶模拟器可设定不同的训练场景和道路交通危险工况,如突发车祸、异常天气、自身生理不适等,由不同类型驾驶员(不同性别、年龄、驾龄等)驾驶车辆,测量驾驶员的心理、生理反应,记录并分析此类数据,针对不同类型驾驶员建立驾驶特征数据库,指导驾驶员的驾车行为。
3、实现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快速三维重构。利用计算机图形技术,结合无线信息传输技术,能实现特大交通事故信息的快速收集,并传递到公安交警指挥中心,结合车辆特征、道路环境及驾驶员数据库等,采用3D成像技术,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快速重现,结合驾驶员在汽车驾驶模拟器上的训练档案,有利于公安系统对交通事故的分析和侦破。
4、建立统一的软件开发规范和系统管理平台。随着驾驶模拟技术的发展,有必要研发一个统一的软件开发规范,为各个厂家的产品提供标准的开发环境,从而提高开发效率、促进行业的有序发展。建立统一的系统管理平台,建立健全完整的城市立体地图和车型数据库,便于对车辆性能、交通状况、道路条件、信号配时等数据进行日常更新维护,有利于面向对象的二次开发。
5、与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相结合。智能交通系统包含智能车辆安全技术等领域,能很好地改善交通拥挤、重特大事故频发等现状。但智能交通系统投资较大、规划复杂,涉及到城市规划、路桥建设等重大工程。结合汽车驾驶模拟器的虚拟现实技术及智能车辆的安全技术,在虚拟现实的环境下进行交通安全研究,能减少智能交通系统的工程成本,提高研发效率。
用途及前景
使用汽车驾驶模拟器进行训练可以减少1/3的实车训练时间,减少交通事故,减少环境污染,减少汽车的油耗、磨损以及教练的指导时间。另外汽车驾驶模拟器可以在室内进行,不受天气、时间等的影响,便于管理和维护,因而维护费用也可以降低许多[2]。
代替真车训练时间根据2005年3月1号由交通部制定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每个学员上模拟器训练10个学时,就等同于实车驾驶训练3小时。
使用主动型汽车汽车驾驶模拟器可以代替真车20%~30%的训练时间,而使用被动型驾驶模拟可以代替真车5%左右的训练时间。如果在不减少真车训练时间的情况下,那么将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使得学员很快进入状态(教练少生气,学员少挨骂)。
节能环保,据驾校实测数据:实车训练1小时,耗油4升,每一个学员利用汽车驾驶模拟器学习3个小时,这样每培训一名学员就可以节油12升;按一年招生1万人算,一年可节约12万升汽油(约人民币:660,000.00元),此外,模拟器还不排废气,无车辆磨损,非常环保。
消除学员恐惧心理,新学员(尤其是女生),刚上真车时,由于手脚配合不协调,动作慌乱,因而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使用模拟器后,学员可以很好地掌握离合器、刹车、油门、档位、方向盘等的协调。例如危险情况(行人突然跌倒,刹车失效等),其他天气(如雨天、雪天、雾天、黑夜等),反复练习平时真车不能实现的场景,消除真车驾驶时遇到突发事件的紧张感。
减少真车损耗,新学员通过汽车驾驶模拟器的熟练操作,可以减少由于学员误操作而带来的真车损耗。避免因不规范操作对发动机、变速箱等汽车部件的损害。
提高市场竞争力,率先引用科技教学方法,有效提升驾校的品牌形象,标示自己行业领导者的角色。
汽车驾驶模拟器相关产品:
- 上一篇:不同需求拓展职校发展新道路
- 下一篇:汽车驾驶模拟器分类及工作原理